來源:幸福無定河微信公眾號 2023-04-18
黨員是黨組織的肌體細胞,是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體現。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始終以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為抓手,突出抓好政治建設、黨性教育和能力提升,廣大黨員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黨觀念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進一步強化、能力素質進一步提升、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為奮力推動綠色烏審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肌體活力”。
雁飛千里靠頭雁,船載萬斤靠舵手。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黨員質量關乎黨的建設整體質量,而黨員教育管理則是提升黨員質量的基礎性建設工作。烏審旗無定河鎮擁有悠久的“河套人”文化和厚重的紅色革命文化,在如火如荼的鄉村振興工作中,無定河鎮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利用本土紅色資源,精心打造紅色教育課堂,規劃實施紅色文旅體驗游線建設,讓黨員們在實境體驗中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真正讓“紅色”成為無定河鎮最靚麗標識。
盤活紅色教育資源,
“紅色基地 旅學同行”
為了讓黨員干部群眾能有更多、更好的機會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無定河鎮黨委深入挖掘鄂爾多斯“十個一”紅色文化資源,以“一鎮三館多點”建設任務為主線,整合資源、加強聯動,把紅色教育基地串聯起來,通過新建、翻建、修繕提升等多種方式,打造紅色文化主題館、革命故事講習館、旗委辦公舊址、納林河黨小組谷家灣舊址、民兵檢查站等紅色資源點,精心規劃參觀路線,布置展品陳列,形成具有無定河特色的紅色旅游線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教育優勢,并結合薩拉烏蘇風景旅游區、巴圖灣水庫等文旅特色,打造紅色研學游、綠色生態游“兩條腿并行”的格局,同時深入挖掘紅色革命歷史和人物的感人故事,集中整理并初步形成一批教學教育課程,一個個紅色地標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成為基層黨員鑄魂補鈣的“紅色學府”。
營造紅色學習氛圍,
“紅色速遞 送學上門”
為鼓勵廣大黨員深入學習黨的革命史、創業史;無定河鎮開設周四“紅色自習室”,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置《紅色學習書架》,定期開展紅色經典誦讀、紅色閱讀分享會等活動,同讀紅色讀物、同溫紅色歷史、同傳紅色精神。鎮領導班子聚焦鮮活案例和工作成果到各村社區講授專題黨課,各村社區黨組織利用主題黨日等為廣大農牧民黨員講授黨課,在14個村2個社區全覆蓋建立黨員學習交流微信群,及時推送鄉村振興政策、主題教育最新學習內容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態,常態化推送學習強國、幸福無定河等網絡平臺發布的黨課學習材料,各村社區“大喇叭”每天播放黨史內容和紅色歌曲;為老黨員發放100臺“紅色收音機”,并特別打造“指尖式黨課”,構建“小屏幕”帶動“大教育”工作格局,把黨課觸角延伸到每名老黨員身邊,確保老黨員“不漏學”,在農貿集市開展紅色故事微課堂,采取“固定+流動”,“線上+線下”等學習方式,確保每個黨員都能接受紅色教育的洗禮,讓黨員接受黨的教育常態在線“不打烊”,在全鎮上下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釋放紅色磁場效應,
“行走黨課 入腦入心”
為發揮這些寶貴的本土黨史“教科書”作用,無定河鎮堅持把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始終,創新開展“行走的黨課”,將紅色游實踐教學納入無定河鎮新發展黨員培訓、青年干部培訓、領導班子研學等培訓必修課程,引導他們感悟先烈英勇事跡,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并聘請專業講解員和自愿講解的老黨員,宣講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并成為周邊地區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打卡地”,前來接受紅色教育的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生絡繹不絕,大家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累計接待研學團隊和個人130批次6180余人,形成了各黨工委利用紅色資源加強黨員教育的生動場景。
下一步,無定河鎮將充分挖掘本地紅色故事和事跡,從陣地提優、品質提升、特色提煉等方面對無定河鎮現有紅色資源進行全方位軟硬件升級改造,結合鄉村振興建設,在紅色資源中加入綠色生態,形成獨具地域發展特色的紅色文旅體驗游線,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家門口的“紅色學府”,把紅色教育注入的精神力量轉化為“攻山頭”“炸碉堡”的斗志和干勁兒,使紅色教育更有實效。